2015 Triumph Bonneville T100 保養週期 & 規格

機油: 10W/40 or 15W/50 SH/MA (with filter 3.8L/ without filter 3.3L), 6,000km/1year

煞車油: DOT4, 2years

火星塞: NGK DPR8EA-9, 12,000km/2years

空濾: 12,000km/2years

汽油: 16.6L, Filter 12,000km/2years

鍊條: Chain DID 525 VM2 104 Link Endless


長寬高: 223*84*110cm

乾重: 205kg

馬力: 68.1PS@7,400rpm

扭力: 68.4Nm@5,800rpm

輪胎: 100/90-19 33psi / 130/80-17 40 psi

Why Triumph Bonneville T100?

入手Speed Triple六個月

真心覺得這車我騎太委屈他了

所以動了換車的唸頭

但又很愛Triumph這品牌

所以想找動力較沒那麼大的復古Bonneville

剛好機緣在臉書遇到有位想換Triple的Bonneville車主

於是就相約換車了

2012 Speed Triple R 保養週期 & 規格

機油: MA 10W-40(3.2L/3.0L), 6,000 km/1 year
煞車油: DOT4, 12,000 km/2 years
水箱水: 2.4L, 12,000 km/2 years
火星塞: NGK CR8EK, 12,000 km/2 years
前叉: Öhlins NIX30 43mm forks
後避震: Öhlins TTX36 rear shock

馬力: 135ps@9,400rpm
扭力: 111Nm@7,750rpm
長寬高: 210*795*111cm
濕重: 212kg
輪胎: 120/70-17, 190/55-17

我怎麼又選了台冷門車? Triumph Speed Triple R

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入手這品牌的車
因為騎過本田後
總覺得就是應該會一直騎本田下去
主要是在台灣養本田車實在太方便了
公司也就在內湖台本附近
保養維修買料都很方便

但因為小單缸 Forza、大單缸 X10、水冷並列雙缸 X-ADV、氣冷四缸 CB1100EX 都騎過了
就會想找看看其他種類的引擎來騎
水冷四缸: CB1300, Z900RS
水平對臥雙缸: RnineT, R1200R, R1200RS, R1200GS
水冷三缸: Speed Triple, Street Triple
這些都在找車範圍
CB1300 二手價位比CB1100還高, 異常的保值
Z900RS 一樣也是二手價的關係, 門檻有些高
上面說的二手價太高, 不是真的指價位高, 是指不合理的高
意思是指買了過沒多久我想換車, 賣掉會賠太多
R1200R, R1200RS 可能覺得不是那麼的經典就先剃除了
R1200GS 價格還是太高, 可能再等個兩三年, 年份舊的價格較低, 但又不想騎太舊的

最後就剩 RnineT 和 Triumph Triple 在做選擇
純粹是想要騎一個特別
好吧
開始找車
於是在清明連假開始找車

有看到一台 2015 RnineT 五年只騎 500km 開價 57, 蠻吸引人的, 但沒幾天就售出了
就開始轉向找 Triple

有一台 2016 675RX 在嘉義, 開價 32, 但後來仔細詢問之下, 有事故過, 但因為實在沒空跑嘉義一趟, 也不好意思請朋友幫忙過去看和談價錢, 那這台就算了

還在 Triumph Triple 社團徵車, 有一位台中車友私訊我 2016 1050 要賣 55, 其實這價格應該還可以再殺, 車也完整漂亮, 該有的配備(abs/tcs)都有了, 一樣的問題, 外地車就是麻煩些

另有一位私訊我 2019 765r, 跟我說新車價買 49.8, 加裝配備花了 3.7, 最後給我一個我看了覺得很好笑的價格 53.5*0.9 要 48.15, 我只回了他"呵呵", 這種惜售的就是別買新車, 這樣最好還是不要賣的好

有一台在臉書 Marketplace 看到, 2012 1050r 開價 36.8, 里程數只有六千多公里, 於是在一個衝動之下, 跟老婆說下班去看台車, 就繞去蘆洲看車了, 看到實車, 請車商幫忙拍照跨車照, 覺得大小也蠻適合我的, 車身也都維持得很好, 發動引擎聽引擎聲也都很順暢, 最後跟車行出了個價格, 過兩天車商還了個價, 我又出一個價, 最後達成共識, 就請業務來拿證件過戶了

很多人都跟我說買車最好先去租過騎看看
但我是覺得租來試真的很不划算
不如邊騎邊找出自己為何喜歡這台 為何想換別台
找出自己想要的感覺
因為通常要找到感覺 幾乎都是需要長期的相處
所以常常第一次騎就是交車的那一天XD
對我來說
這才是玩車的樂趣之一

三年四台重機有感 (X10, CB1100EX, Forza, X-ADV)

在台北市區內通勤
木柵<->內湖
這三年換了四台車
終於找到一台適合我通勤的車了
我的需求 要有載貨空間 載人舒服 騎起來有樂趣 外型要我喜歡 通勤車不能太耗油


第一台Piaggio X10 500
這台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
驚為天人
怎麼有那麼美的車
以前從沒考慮過要騎大重通勤 (稅金, 油耗, 保養維修)
但因為這一台很強烈的讓我想擁有他
開始找車 看車 不到三天就入手了
老婆說沒有重機駕照不准上路
所以入手後才去上駕訓班考重機駕照
一開始當然很興奮可以擁有這台絕世美車
電子可調的後避震 車夠重 雖說低速會有抖動現象 但高速很穩
舒適的坐姿 優異的擋風表現 整個上半身和腳都吹不到風
但是熱情總是會被澆熄的
第一 他的單缸500震動大 傳動起步震動也大 (雖然我換上多邊珠後 將轉速提早拉超過震動帶有好一些)
第二 全台僅十多台 所以車友少之又少
所以入手十個月後賣掉了他


第二台CB1100EX
會入手這台是因為他是經典中的經典
大學時騎過野狼的經驗 告訴我以後一定要騎看看本田大當家CB
加上上一台傳動抖抖抖的經驗 我告訴我自己一定要買一台騎起來順順的車
也是因緣際會之下朋友要賣這台車
入手後當然也是很興奮
椅子平的也適合載人(女兒到現在還是覺得這台最帥最好坐)
買了一堆洗車保養工具
換煞車油 洗鍊條 樣樣自己來
但可能是因為入手時剛好是雨季
大家都知道下雨騎檔車是很麻煩的
尤其是鞋子一定會濕到透
加上強迫症的我每次下雨後都會想要再沖洗一翻
而且車子又重(是還好小弟180/90騎這台絕對是ok的)
但還是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滑出去了
所以入手三個月賣掉


第三台Honda Forza MF12
會買這台是因為當初看X10時
這台是第二選擇
加上網路上湊巧看到一台無法拒絕的價格的車
入手後才第一次騎我就發現
這台座低怎麼那麼的低
腰靠那麼後面是要給誰靠?
(這時候就不得不稱讚一下X10的座墊是多麼的符合人體工學)
靠北邊走咧 怎麼跟網路上一堆媒體說的都不一樣 這椅子難坐死了
但其實還是覺得這台車好騎
順順不會抖動的加速也是我想要的感覺
後來開始找已停產的白色後箱
也順利被我高價買到
也買了Forza專用的護弓
加上原車主就有安裝的加溫握把
騎這台寒流來了手還是很溫暖
原車主只留一把鑰匙給我
我也回台本原廠訂購了一隻備份鑰匙
(這時候就要誇一下台本原廠的服務真的是很好很方便, 台本車材料八折, 另外有些不方便講明, 所以要買車一定要買台本車)
說這車其實優點那麼多 好養好照顧
但其實我還是要說 大羊後坐墊太高其實不是那麼適合載人 就算上了後箱還是一樣 坐後座的人就覺得在坐雲霄飛車一樣
其實內心還是想要換檔車來騎的
就在騎了九個月還是把這台賣掉了

就在賣掉第三台的時候
我想說要不要找一台Vespa GTS或GTV來騎
椅子平的適合載人 有小平台適合載物
但因為Vespa的車主都惜售(小弟窮)
所以還是沒入手


第四台Honda X-ADV
原本是想要入手HRC配色
但因為有台紅車要賣 車主又住在家附近
加上車主開了一個很難拒絕的價格
其實紅車實車看起來也還不錯看啦
紅車就紅車吧

這台真的是結合了以上的所有優點
DCT 騎起來有檔車的感覺 電腦控制離合器換檔又順暢
動力雖沒公升級那麼猛爆 但是雙缸750也是很夠用了
後座椅子沒大羊那麼高 載人舒服方便
裝上58L後箱去賣場也方便
有踏板不怕下雨鞋子濕
坐姿舒服 高高在上的感覺
避震設定適合台灣坑坑洞洞的路況
油耗介於 CB1100EX 和 Forza 中間
比 X10 好一些些
同樣上班路線通勤油耗(KM/L)
CB1100EX: 17 KM/L
X10: 22 KM/L
X-ADV: 23 KM/L
Forza: 28 KM/L

以上是我這三年 四台通勤車的經驗
只有第一台賣掉有虧
本田信仰是真的

對了 我還是保有一台Honda Lead
這台是不會賣(壞)的
永遠的代步車
Lead 上班路線不同 但我油耗只有 38 KM/L
很多神人車友都可以騎到 45 KM/L 以上

Honda X-ADV 保養週期

長寬高: 2,245mm * 910mm * 1,375-1,510mm
重: 238kg
最小離地間隙: 165mm
壓縮比: 10.7:1, 91 RON 或以上
輪胎: 前120/70R17(36psi), 後160/60R15(41psi)

機油: SL, 10-W30 MA(3.2L)(含油芯3.4L)
    日本:10,000km/1year
    台灣:10.000km/6mons
    歐洲: 12,000km/
機油濾芯: 歐洲 24,000km, 台灣 10.000km/6mons
離合器濾芯: 歐洲 24,000km, 台灣 20,000km/1year
冷卻水: 1.44L
    日本: 40,000km
    歐洲 3 years
    台灣 3 years
火星塞: IFP6G-11K (NGK), 歐洲 48,000km, 台灣 2 years
空濾: 歐洲 24,000km, 台灣20,000km/1year
煞車油: 歐洲 2 years, 台灣 2 years
洗鍊條: 歐洲 1,000km, 台灣 1,000km
電瓶: YTZ14S (11.2Ah)
來令片:
前面跟CB300R共用
後面跟CBR250R共用

為了方便好紀錄
每半年更換        機油
每年再加上        機油濾芯, 離合器濾芯
每兩年再加上    空濾, 火星塞, 煞車油
每三年再加上    冷卻水